设计及模式之单例模式
前言
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HealerJean
1、单例模式
单例对象(
Singleton
)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。在Java应用中, 单例对象能保证在一个 `JVM`中,该对象只有一个实例存在。
1.1、作用和使用场景
1.1.1、作用
1、某些类创建比较频繁,对于一些大型的对象,这是一笔很大的系统开销。
2、有些类如交易所的核心交易引擎,控制着交易流程,如果该类可以创建多个的话,系统完全乱了。(比如一个军队出现了多个司令员同时指挥,肯定会乱成一团),所以只有使用单例模式,才能保证核心交易服务器独立控制整个流程。
1.1.2、使用场景
1、 控制资源的使用,通过线程同步来控制资源的并发访问 (比如线程导入学籍,控制导入成功的数据)
2、 控制实例的产生,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
3、 控制数据的共享,在不建立直接关联的条件下,让多个不相关的进程或线程之间实现通信 (启动的时候就开始,比如数据源的配置)
1.2、单例模式的7种写法
1.2.1、懒汉,线程不安全
这种写法lazy loading很明显,但是致命的是在多线程不能正常工作。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
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;
private Singleton (){
}
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if (instance == null) {
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;
}
return instance;
}
}
1.2.2、懒汉,线程安全
这种写法能够在多线程中很好的工作,而且看起来它也具备很好的lazy loading,但是,遗憾的是,效率很低,99%情况下不需要同步。
但是,
synchronized
关键字锁住的是这个对象,这样的用法,在性能上会有所下降,因为每次调用getInstance(),都要对对象上锁,事实上,只有在第一次创建对象的时候需要加锁,之后就不需要了,所以,这个地方需要改进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
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;
private Singleton (){
}
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if (instance == null) {
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;
}
return instance;
}
}
1.2.3、饿汉,static
代码
这种方式基于
classloder
机制避免了多线程的同步问题,不过,instance
在 类装载时就实例化,虽然导致类装载的原因有很多种,在单例模式中大多数都是调用getInstance
方法, 但是也不能确定有其他的方式(或者其他的静态方法)导致类装载,这时候初始 化instance
显然没有达到lazy loading
的效果。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
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;
private Singleton (){
}
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return instance;
}
}
1.2.4、饿汉,static
静态代码块
表面上看起来差别挺大,其实更第三种方式差不多,都是在类初始化即实例化
instance
。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
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= null;
static {
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;
}
private Singleton (){
}
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return this.instance;
}
}
1.2.5、懒汉,静态内部类
这种方式同样利用了
classloder
的机制来保证初始化instance
时只有一个线程,它跟第三种和第四种方式不同的是(很细微的差别):第三种和第四种方式是只要
Singleton
类被装载了,那么instance
就会被实例化(没有达到lazy
loading
效果)静态内部类这种方式是
Singleton
类被装载了,instance
不一定被初始化。因为SingletonHolder
类没有被主动使用,只有显示通过调用getInstance
方法时,才会显示装载SingletonHolder
类,从而实例化instance
。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
private Singleton (){
}
public static final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return SingletonHolder.INSTANCE;
}
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{
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;
}
}
1.2.6、枚举
public enum Singleton {
INSTANCE;
public void whateverMethod() {
}
}
1.2.7、懒汉,双重校验锁
1、为什么要两次校验
第一次校验:也就是第一个if(singleton==null),这个是为了代码提高代码执行效率,由于单例模式只要一次创建实例即可,所以当创建了一个实例之后,再次调用getInstance方法就不必要进入同步代码块,不用竞争锁。直接返回前面创建的实例即可。
第二次校验:也就是第二个if(singleton==null),单例模式如下,加入有多个线程同时通过了第一次的判空,有一个线程很快获取了锁,并在执行了里面的线程同步块里面方法使 得
instance
有了值。那么我们当前线程再进入的时候势必要判断一下啦所以说:两次校验都必不可少。
2、volidate作用:
由于
synchronized
并不是对instance
实例进行加锁(因为现在还并没有实例),所以线程在执行完第11行修改instance
的值后,应该将修改后的instance
立即写入主存,而不是暂时存在寄存器或者高速缓冲区(caches)中,以保证新的值对其它线程可见。
public class SingletonFinal {
/* 持有私有静态实例,防止被引用,此处赋值为null,目的是实现延迟加载 */
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Final instance = null;
/* 私有构造方法,防止被实例化 */
private SingletonFinal() {
}
/* 1、静态工程方法,创建实例 */
public static SingletonFinal getInstance() {
if (instance == null) {
syncInit();
}
return instance;
}
private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Init() {
if (instance == null) {
instance = new SingletonFinal();
}
}
}
1.3、普通单例模式存在的问题
3.1.1、可能存在反射攻击
public class Singleton {
/* 持有私有静态实例,防止被引用,此处赋值为null,目的是实现延迟加载 */
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= null;
/* 私有构造方法,防止被实例化 */
private SingletonFinal() {
}
/* 1、静态工程方法,创建实例 */
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if (instance == null) {
syncInit();
}
return instance;
}
private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Init() {
if (instance == null) {
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;
}
}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Singleton singleton = Singleton.getInstance();
Constructor<Singleton> constructor = Singleton.class.getDeclaredConstructor();
constructor.setAccessible(true);
Singleton newSingleton = constructor.newInstance();
System.out.println(singleton == newSingleton); //false
}
// 这两个实例不是同一个,这就违背了单例模式的原则了。
3.1.2、可能存在反序列化攻击
public class Singlet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{
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{
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= new Singleton();
}
private Singleton() {
}
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
return SingletonHolder.instance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ingleton instance = Singleton.getInstance();
byte[] serialize = SerializationUtils.serialize(instance);
Singleton newInstance = SerializationUtils.deserialize(serialize);
System.out.println(instance == newInstance); //false
// 这两个实例不是同一个,这就违背了单例模式的原则了。
}
}
1.4、单例模式缺点
1.4.2、单例不支持有参数的构造函数
单例不支持有参数的构造函数,比如创建一个连接池的单例对象,没法通过参数来指定连接池的大小。
解决方式:将参数配置化。在单例实例化时,从外部读取参数。
1.4.3、单例对代码的扩展性不友好
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对象实例。如果未来某一天,需要在代码中创建两个实例或多个实例,那就要对代码有比较大的改动。
1.4、枚举类型实现的单例模式是最佳的方式
枚举方式实现的单例模式不仅能避免多线程同步的问题,也可以防止反序列化和反射的破坏。
public enum Singleton {
INSTANCE;
public void doSomething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doSomething");
}
}
1.4.1、JVM
级别的线程安全
反编译的代码中可以发现枚举中的各个枚举项都是通过
static
代码块来定义和初始化的,他们会在类被加载时完成初始化,而Java
的类加载由JVM
保证线程安全。
1.4.2、防止反序列化的破坏
1、在序列化时,只是将枚举对象的
name
属性输出到结果中,2、在反序列化时通过
java.lang.Enum
的valueOf
方法根据名字查找对象,而不是新建一个新的对象,所以防止了反序列化对单例的破坏。
1.4.3、防止反射的破坏
反射在通过
newInstance
创建对象时会检查这个类是否是枚举类,如果是枚举类就会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("Cannot reflectively create enum objects");
,如下是源码java.lang.reflect.Constructor#newInstance
: